曳引机
电梯曳引机
电梯曳引机通常由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及底座等组成。如果拖动装置的动力,不用中间的减速箱而直接传到曳引轮上的曳引机称为无齿轮曳引机。无齿轮曳引机的电动机电枢同制动轮和曳引轮同轴直接相连。而拖动装置的动力通过中间减速箱传到曳引轮的曳引机称为有齿轮曳引机。一.电梯用交流电动机
a.电梯用电动机的特性要求
要具有大的起动转矩起动电流要小电机应有平坦的转矩特性为了保证电梯的稳定性,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的转差率在高速时应不大于12%,在低速时应不大于20% 要求噪声低,脉动转矩小
b.电梯上常用的交流电动机的型式单速电机双速电机三速电机
二.蜗轮蜗杆传动
目前速度不大于 2.5米/s的有齿轮曳引机的减速箱大多采用蜗轮蜗杆,其主要优点是:传动平稳,运行噪声低、 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传动零件少、具有较好的抗击载荷特性a.蜗轮轴支承方式
蜗轮副的蜗杆位于蜗轮之上的称为上置式,位于蜗轮下面的称为下置式。
上置式的优点是,箱体比较容易密封,容易检查,不足之处是蜗杆润滑比较差。
b.常用的蜗轮蜗杆齿形常用的有圆柱形和圆弧回转面两种。
c.蜗杆蜗轮材料的选择选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到蜗轮蜗杆传动的特点,蜗杆要选择硬度高,刚性好的材料,蜗轮应选择耐磨和减磨性能好的材料。
d.热平衡问题由于蜗杆传动的摩擦损失功率较大,损失的功率大部分转化为热量,使油温升高。过高的油温会大大降低润滑油的粘度,使齿面之间的油膜破坏,导致工作面直接接触产生齿面胶合现象。为了避免产生润滑油过热现象,设计的蜗轮箱体应满足,从蜗轮箱散发出的热量大于或
至少等于动力损耗的热量。
2. 1 曳引机
1. 曳引系统和曳引机的组成
曳引系统组成: 曳引机、 曳引绳、 导向轮、 反绳轮等。


曳引机作用: 是电梯轿厢升降的主拖动机械。
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或者两端固定在机房上) , 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轿厢升降。
导向轮的作用: 分开轿厢和对重的间距, 采用复绕型时还可增加曳引能力。 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机架上或承重梁上。
电梯曳引机分类:
齿轮曳引机-用于低、 快速电梯(<2. 0m/s) , 有减速箱、 常用蜗轮蜗杆传动、 传动比大、 运行平稳、 噪音较低、 体积较小。
无齿轮曳引机 用于高速和超高速电梯(>2 0m/s) 传动效率
无齿轮曳引机-用于高速和超高速电梯(>2. 0m/s) , 传动效率高、 噪音小、 传动平稳、 但能耗大、 造价高、 维修不便。

曳引机结构组成:
电动机
制动联轴器
制动器
减速器(无齿轮曳引机没有减速箱)
减速器(无齿轮曳引机没有减速箱)
曳引轮
底座
光电码盘(调速电梯装有)
2. 电动机
电梯使用电动机的特征: 断续周期工作、 频繁启动、正反转、 较大的起动力矩、 较硬的机械特性、 较小的起动电流、 良好的调速性能(对调速电机) 。
交流异步电动机形式选择:
无调速要求、 负荷较小时-鼠笼式感应电动机;
有调速要求、 负荷较大时-绕线转子电动机;
曳引电动机额定功率计算:
直流电动机: 一般使用带可控硅整流的直流电动机,是电梯发展的方向。
3. 制动器
是安全装置。 在正常断电或异常情况下均可实现停车。
电磁制动器安装在电动机轴与蜗杆轴的连接处
电梯 般采用常闭式 瓦块
电梯一般采用常闭式双瓦块型直流电磁制动器, 其性能稳定, 噪声小, 制动可靠。
结构组成: 制动电磁铁、 制动臂、 制动瓦块、 制动弹簧。


工作原理: 电梯准备通电启动时, 制动器上电松闸; 当电梯停止运行, 或电动机掉电时,制动器立即断电并靠弹簧力使制动器制动,
曳引机停止运行并制停轿厢运行。
4. 减速器
对于有齿轮曳引机, 在曳引电动机转轴和曳引轮转轴之间安装减速器(箱)。
目 的: 将电动机轴输出的较高转速降低到曳引轮所需的较低转速, 同时得到较大的曳引转矩, 以适应电梯运行的要求。
按传动方式分:
蜗轮蜗杆传动,多采用斜齿轮传动

蜗轮蜗杆传动(蜗杆减速器)
组成: 由带主动轴的蜗杆与安装在壳体轴承上带从动轴的蜗轮。
特点: 传动比大(可达18~120) 、 噪声小、 传动平稳、结构紧凑、 体积较小、 安全可靠; 而且当由蜗轮传动蜗杆时,反效率低, 有一定的自 锁能力;
可以增加电梯制动力矩安全系数, 增加电梯停车时的安全性。

减速比――其蜗杆轴的转速与蜗轮轴的转速之比。
例如: 蜗杆螺线数(也称头数)为1, 蜗轮的齿数为40. 那么其减速比E=40/1=40:1。
斜齿轮传动(齿轮减速箱 )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
特点:传动效率高, 曳引机整体尺寸小,质量轻。 但要求有更高的质量要求。
5.曳引 轮
嵌挂钢丝绳, 绳两端分别与轿厢和对重装置连接。
安装位置:
有齿轮曳引机――安装在减速器中的蜗轮轴上;
无齿轮曳引机――装在制动器的旁侧, 与电动机轴、 制动器轴在同 轴线上。

工作原理: 当曳引轮转动时, 通过曳引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也叫曳引力), 驱动轿厢和对重装置上下运动。
曳引 轮的材料及结构
材料: 曳引轮的材质对曳引钢绳和绳轮本身的使用寿命都有很大影响。 由于曳引轮要承受轿厢、 载重量、 对重等装置的全部重量, 所以在材料上多用球墨铸铁, 以保证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因为球状石墨结构能减小曳引钢丝绳的磨损。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结构: 为了减少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绳槽内的磨损,选择合适的绳槽槽形外; 对绳槽工作表面的粗糙度、硬度有相应的要求; 曳引轮的直径是钢丝绳直径的40倍以上。
常用的曳引轮绳槽的形状: 半圆槽、 楔形槽和带切口的半圆槽(又称凹形槽)

各槽型优缺点:
半圆绳槽: 与钢丝绳的接触面积最大, 钢丝绳在绳槽中变形小、 摩擦小, 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但其摩擦系数小, 所以必须增大包角才能提高其曳引能力。 一般只能用于复绕式电梯, 常见于高速电梯。
带切口半圆槽: 槽底部切制了一个楔形槽, 使钢丝绳在沟槽处发生弹性变形, 有一部分楔入槽中, 使得当量摩擦系数大为增加, 一般可为半圆槽的1.5—2倍。 由于有这一优点, 使这种槽形在电梯上应用最为广泛。
楔形槽: 其有较大的当量摩擦系数, 钢丝绳与绳槽的磨损较快, 因此, 一般只在杂物梯等轻载低速电梯上才被采用。
6. 曳引 机底盘

三.斜齿轮传动
在设计电梯用斜齿轮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交应变力、冲击弯曲应、点蚀与磨损、振动和噪音
四.制动器
a.制动器类型
电梯制动系统应具有一个机电式制动器,当主电路断电或控制电路断电时,制动器必须动作。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由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制动器的制动作用应由导向的压缩弹簧或重锤来实现。制动力矩应足以使以额定速度运行并载有125%额定负载的轿厢制停。电梯制动器最常用的是电磁制动器
b.制动力矩的计算制动力矩由两部分组成:静力矩和动力矩。
c.制动器的发热问题
电梯在制停过程中,电梯运动部件的动能因摩擦制动而转化为制动轮上的热量,若闸瓦表面温度过高,会降低制动轮与闸瓦的摩擦系数,以致降低制动力矩对大多数电梯来说,不必进行制动器的热性能计算。特别是近几年来,对于所有交通流量密集的乘客电梯,其拖动控制系统中都采用了零速抱闸制动技术,使机械摩擦制动过程减少到极限状态。对交通流量较少的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每小时的起动次数较少,因而,每小时吸收的动能也较少。但对于平层速度较高或运动部件惯性较大的电梯,对其热性能应进行分析计算。
上一篇:奥的斯曳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