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那科FANUC 数控系统

目录

一、 FANUC 数控系统简介

二、 FANUC 数控系统发展概况

三、 FANUC 主要产品

四、 FANUC 数控系统特点及系列

五、 FANUC 精密小型加工中心

六、 FANUC 发那科 α α- - iFb 系列精密小

七、 FANUC 推出面向纳米级加工的高精度数控系统i 0i- - D

八、 FANUC 高精度电火花慢走丝线切割机床

九、 FANUC 立式钻孔攻丝加工中心

十、 FANUC 最新数控系统及伺服电机的介绍

一、 FANUC 数控系统

FANUC 公司创建于 1956年, 1959 年首先推出了电液步进电机, 在后来的若干年中逐步发展并完善了以硬件为主的开环数控系统。 进入 70 年代, 微电子技术、 功率电子技术, 尤其是计算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FANUC 公司毅然舍弃了使其发家的电液步进电机数控产品, 一方面从 GETTES。 公司引进直流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1976 年FANUC 公司研制成功数控系统5 5 , 后来又与 SIEMENS 公司联合研制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数控系统7 7 , 从这时起,FANUC 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 产品日新月异, 年年翻新。

二、 FANUC 数控系统 发展概况

 FANUC 数控系统概况

 一、 FANUC 数控系统的发展概况

日本 FANUC 公司自 50 年代末期生产数控系统以来,已开发出 40 多种系列的数控机床, 特别是 70 年代中期发出 FS5、FS7 系统以后, 所生产的系统都是 CNC 系统。从此, FANUC 公司 CNC 系统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 CNC 市场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80年代, FANUC 较有代表性的系统是 F6 和 F11 系列。

80 年代, 主要的产品有 F0 和 F15 系列。

目前, 以 F0i 和 F16i、 、 F8i 最为常见。

三、 FANUC 主要产品

日本 FANUC 是机床制造业比较有影响力的一间公司, 主业为 FANUC的数控系统。 主要产品有以下几方面:

一, 数控系统

二, 伺服电机

三, 精密小型加工中心

四, 精密慢走丝

五, 精密注塑机

六, 自动机械手

七, 激光切割机

四、 FANUC 数控系统特点及系列

  FANUC 公司的数控系统具有高质量、 高性能、 全功能, 适用于各种机床和生产机械的特点, 在市场的占有率远远超过其他的数控系统。

1. 主要特点

(1) 系统在设计中大量采用模块化结构。 这种结构易于拆装, 各个控制板高度集成, 使可靠性有很大提高, 而且便于维修、 更换。

(2) 具有很强的抵抗恶劣环境影响的能力。 其工作环境温度为0 0 ~45 ℃ , 相对湿度为 75 %。

(3) 有较完善的保护措施。 FANUC 对自身的系统采用比较好的保护电路。

(4) FANUC 系统所配置的系统软件具有比较齐全的基本功能和选项功能。 对于一般的机床来说, 基本功能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5) 提供大量丰富的 PMC 信号和 PMC 功能指令。 这些丰富的信号和编程指令便于用户编制机床侧 PMC 控制程序, 而且增加了编程的灵活性。

(6) 具有很强的 DNC 功能。 系统提供串行 RS232C 传输接口, 使通用计算机 PC 和机床之间的数据传输能方便、 可靠地进行, 从而实现高

速的 DNC 操作。

(7) 提供丰富的维修报警和诊断功能。 FANUC 维修手册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报警信息, 并且以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

2. 主要系列

(1) 高可靠性的 PowerMate 0 系列: 用于控制2 2 轴的小型车床, 取代步进电机的伺服系统; 可配画面清晰、 操作方便, 中文显示的 CRT/MDI , 也可配性能/ 价格比高的 DPL/MDI。

(2) 普及型 CNC 0 —D D: 系列: 0 0 — TD, 用于车床, 0 0 — MD 用于铣床及, 小型加工中心, 0 0 — GCD, 用于圆柱磨床, 0 0 — GSD, 用于平面磨床, 0 0 — PD用于冲床。

(3) 全功能型的0 0 —C C: 系列: 0 0 — TC, 用于通用车床、 自动车床, 0 0— —MC, 用于铣床、 钻床、 加工中心, 0 0 — GCC, 用于内、 外圆磨床, 0 0 — GSC 用T T 架于平面磨床, 0 0 — TTC 用于双刀架4  轴车床。(4 ) 高性能/ 价格比的i 0i 系列: 整体软件功能包, 高速、 高精度加工, 并具有网络功能。 i 0i — MB/ MA, 用于加工中心和铣床, 4 轴4联动; i 0i — TB/ TA, 用于车床, 4轴2联动,i 0i — mate MA, 用于铣床, 3 轴3联动; i 0i — mateTA, 用于车床, 2轴2联动。

(5) 具有网络功能的超小型、 超薄型 CNC 16i/18i/ / 21i 系列: 控制单元与 LCD 集成于一体, 具有网络功能, 超高速串行数据通讯。 其中

FSl6i — MB。 的插补、 位置检测和伺服控制以纳米为单位。 16i 最大可控8轴6轴联动; 18i 最大可控6轴4轴联动; 21i 最大可控4轴4 轴联动。

除此之外, 还有实现机床个性化的 CNC 16/ / 18 / 160/ / 180 系列。

五、 发那科精密小型加工中心

在这里我主要是介绍 FANUC, 的精密小型加工中心机, FANUC 应用领域:

1  精密零件加工, 压铸制品

2  电子消费品, 如手机金属外壳, MP3/MP4 的金属外壳加工

Fanuc小型加工中心是美国苹果公司指定的机床供应商, 绝大部分的苹果播放器都是用 Fanuc 机床加工的。

3 三维加工, 如模具手板, 模型加工

4 铜电极加工

5 模型加工, 如航空飞机模型, 航船模型的零件加工

玩具模型的零件 3D加工要求非常高,表面光洁度及精度都很高,这要求

数控机床具有良好的数控系统。

6通讯类零件, 如 3G: 基座发射站: 主要产品有: 滤波器、 双工器、 功分器、

合路器、 定向耦合器、 功放器、 驻波比报警器和低噪声放大器等, 广泛应

用于 GSM、 、 CDMA、 、 WCDMA 等移动通信系统。

7 汽车零件部件, 如缸盖, 缸体

8 硬盘零件

9  精密的四轴/ / 五轴联动加工: 如数码相机的镜筒的斜孔就一定要四轴

联动加工。

10 深孔/ / 小孔加工

11  医疗器械零件加工

最大的卖点:

1, FANUC 史上性能最强的 FANUC- - 31I 数控系统, 高性能, 高稳定性及高效率:

1 ) 高性能

2 ) 高稳定性:

3 ) 高速数据处理能力, 在三维加工过程中, 如果单位精度设置为 0.001mm , 将意味着加工程式的容量要比原来的增加 N倍以上, 没有高性能的数控系统没有做好这部分的加工!

4)FANUC数控系统在市场上比较普及, 很多人会使用, 对企业招聘员工方面比较方便。

2丝工 , 高刚性主轴, 除了 正常的钻孔, 攻 加 外, 最大的优势是在铣削及镗孔加工:

1 ) 无论是 10000 转还是 24000 转的主轴, 均是 11Kw/3.7Kw(1 分额定功率/ 连续额定功率) ) : 也就是说 FANUC机床的主轴可在短时间内做刚性的加工动作, 比如粗铣,镗孔, 这是其它日本品牌加工中心无法企及的! 其它品牌的主轴一般为5.5Kw/3.5Kw(30 分额定功率/ / 连续额定功率) )。

2 ) 电机与主轴直接连接的结构, 即直联式主轴。

3 ) 采用装入润滑脂的轴承, 不用频繁维护而长期使用。

4 ) 高速主轴采用低发热的高速度高精度的轴承。

5 ) 主轴高扭矩规格, 将低速区的扭矩提高 32% , 从 53Nm 提升到 70Nm 的扭力。

3 高加速度定位

1) 高速控制, 最佳扭矩加减速控制, FANUC 小型加工中心三轴均可达 1.3G 的高加速度, 加速度即意味着机床运动时的反应速度, 加速度越高, 机床的反应速度就越快, 调整运动方向运动的时间就越短。

2) 在这里, 有很多的朋友存在误导, 以为快速进给速度越快(很多品牌的台湾机或韩国机说可以达到 50m/min 的快速进给速度), 反应速度及加工效率就越快,这未必可以达到高效率及高反应速度。 特别是在小型加工中心, 由于行程不大,快速进给速度意义不大, 最主要的参数还是 “ 加速度” ” ! 更何况还有一个体现切“ 切 ” ” “ 快 ” 削效率的 “ 切削速度” ” 。 所以不轻易 “ 快速进给速度” ” 迷惑。

4 4 高精度

1)    FANUC小型加工中心装备超高分辨率的脉冲编码器, 进行以纳米为单位的插补和反馈, 最小的精度单位可设置 0.0005mm.。

2)    纳米插补, AI 轮廓控制I II, (选购件) , 冲击控制(选购件) , NURBS 插补(选购件) , 纳米平滑加工(选购件) , 快速数据服务器(选购件) 。

六、 FANUC 发那科 α α- - iFb 系列精密小

 最大卖点: 1, 原装进口加工中心机, 日本技术制造, 质量保证。 2,高稳定性的机床品质, 连续 5000。 个小时无故障生产。 3, 搭配 FANUC 史上性能最强大的 Series 31i- -A A。 数控控制系统, 高性能及高效率。 4,高稳定性的 FANUC- - aiS。 系列伺服马达。 5 5 , 高加速度定位, 最大的加速度达 1. 3G。 , 最佳扭矩加减速运动。 6 6。 , 三轴热变位补偿功能。 7 7, , AI 轮廓控制, 纳米级高精度定位控制。 8 8 , 高速高刚性 24, 000rpm 主轴( 选件)。 9  人性化操作的数控系统, 方便培训及招聘员工。 10 , 执行中国工业安全标准, 带双检安全功能。 11 , 环保节能, 将再生能量转化为电能, 降低整体的功耗。

七、 FANUC 推出面向纳米级加工的高精度

数控系统i 0i- -D D

FANUC 数控美国宣布不断创新, 成本已经强大 0i - - D D 和 0i - - ð ð 伴侣数控系统在 IMTS 2010, 展位号的 S - - 8919 有效的最新增强特性和功能。 该i 0i 三维功能纳米超高精度数控测量纳米决议, 并具有高的超利用有限的布线, 维护方便可靠紧凑的设计。 这是许多数控加工应用适合在这两个铣削( 0i - - MD ) 和车削( 0i - - TD ) 的版本。

新的增强功能到 0i - - D D 有技术已经包装的控制, 包括:

1  最大总控制轴增加为8 8 轴(加工型) 和 11 个轴(旋转模型)

2 铝轮廓控制I II(铣型号) 使用先进设备, 最先进的超高速处理器使高速免费的形式

复杂零件的加工是在连续小块段编程

3 、 纳米平滑(铣模型) 平滑转换成表面光滑 NURB 实时小面块段方案

4 、 混蛋控制平稳加速(铣模型) 抽搐较少机

5 、 增强的工具管理(铣车削型号)

6 、 回缩刚性攻丝的周期时间减少(翻模)

其他投资- - Mate 的- - D D 有负担能力的技术和理想的组合, 也有升级的特性, 包括:

1 、2 最大轴(旋转模型)

2 、 主轴控制与现场使用的车削加工中心与伺服电机(翻模)

3 、 纳米插补

4 、 由 PMC 轴控制允许通过控制逻辑编程轴最大耐受量

5 、 研磨功能的固定循环

6 、 数控指南/ / 数控指南 Pro 提供了有用的图形编程的零件在 CNC 控制器的编程指导

八、 FANUC 高精度电火花慢走丝线切割机床

高性能 CNC 和数字伺服技术实现稳定的高速、 高精度加工 通过高刚性铸件和彻底的热绝缘结构, 实现更高的加工精度

通过可靠性第一的精心设计, 实现故障少、 运转率高的操作采用日益进化的自动穿线装置( AWF0 , 实现令人放心的无人运转优异的操作性: 高精度化可靠性提高非同一般的经济性■ ■ 最新的 CNC Series 310is- - WA■ ■■ ■ ■ ■ ■ ■ 英 ■ ■ ■ ■ 构 高刚性铸件结构 构 预密封机构 长 耗材寿命长 15面 英寸大画面 制 双伺服线张力控制 空气喷射AWF■ ■ 运行成本低■ ■ 触摸板■ ■ 变频控制加工液温度管理 ■ ■ 设置空间小■ ■ 竖排和横排专用软键■ ■ 高刚性下导线嘴单元充裕的加工行程■ ■ USB 接口■ ■ 伺服加工槽水位控制 X X ×Y Y ×Z Z 轴) (mm)■ ■ 水平更高的 AI 脉冲控制 OiD370 × 270 × 2551iD600 × 400 × 310基于 AI 脉冲控制的高速、 高精度加工:

通过实用加工区的高速和高精度加工, 满足加工现场的实陆需要。

AI 脉冲控制(日本专利: 第 795799 号)

对于每单位时间的加工正确计数有效的放电脉冲数, 发出适合该有效放电脉冲数的速度指令。

通过能量密度和放电间隙的均匀化, 使得加工速度的提高和高精度加工的两立(比以往大约提高 40%) 不经由 CNC 直接对伺服进行更加高速的控制, 使得加工速度更快, 精度更高

九、 发那科立式钻孔攻丝加工中心

主要有α-T14ib、 α-T21iE两种规格。 可借助高刚性的机构部进行强力切削, 在铣削、镗孔、 侧面切削加工中进行多面和轮廓加工,即加工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部件。 通过高速、高精度地三维加工树脂模型、 电极、 精密部件和模具。 并适合于从铝等轻金属的高速切削到不锈钢的切屑电器和小部件加工。 还可对镁注塑部件、 压铸部件、 锻造部件等进行去毛边和倒角加工。

日本α-TT14/21ib系列立式钻孔攻丝加工中心采用简便而又高可靠性的转塔式机构, 电机和主轴直接连接的结构, 通过追加上附加1轴, 可以同时进行4轴的轮廓控制, 如果使用分度工作台, 则可以进行多面加工,配备最新的控制装置及伺服系统, 实现高速高精、 高效的钻孔攻丝加工。

十、 FANUC 最新数控系统及伺服电机的介绍

(1) FANUC16/18/21i-B系统的功能特点: 该系列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各个领域, 如车床、 铣床、 冲床、 磨床和各种复合机床等,可以实现高速、 高精度的机械加工, 特别是可以实现精度1纳米的插补, 如果和精密的机械配套可实现超精加工; (2) FANUC 0iC/0i Mate-C 系列系统的功能: 该系列是非常适合国内机床行业使用的系统系列, 可以实现4个坐标轴的控制, 系统软件除了个别的功能外, 采用了功能包化, 涵盖了常用的大部分功能; (3) 伺服调整软件(Servo Guide ): 是通过与系统连接的以太网实现对伺服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的软件, 使用该软件可以获得伺服环节的S域的幅频相频特性图, 通过调整伺服参数使之达到最佳特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测试程序的运行, 检查伺服系统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再通过调整参数减少误差, 达到优化参数的目的。 (4) FANUC 控制电机系列等。